網絡工程中的子網掩碼是每個網絡工程師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,只有掌握了它,才能真正理解TCP/IP協議的設置。接下來廣州軒轅宏邁網絡工程服務商的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。
一、什么是IP地址?
IP是英文InternetProtocol縮寫,意思是“網絡之間的協議”,即為計算機網絡相互連接而設計的協議。在因特網絡中,這是一套規則,可以使所有連接到互聯網的計算機網絡相互通信,并規定計算機在因特網絡上通信時應遵守的規則。任何制造商生產的計算機系統,只要遵守IP協議就可以與互聯互通。這是因為有IP協議,因特網才能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、最開放的計算機通信網絡。因此,IP協議也可以稱為“因特網協議”。
互聯網是由許多小型網絡組成的,每個網絡上都有許多主機,從而形成一個層次結構。IP在設計地址時,應考慮地址分布的層次特征,并將每個地址分布的層次特征進行設計,IP地址分為網絡號和主機號兩部分,便于方便IP地址搜索操作。
IP地址為32位二進制值,用于使用TCP/IP在通信協議中標記每臺計算機的地址。一般來說,我們十進制來表示,比如192.168.1.5等等。
每個IP地址可分為兩部分。即網絡號部分和主機號部分:網絡號表示其所屬的網絡段編號,主機號表示網絡段中主機的地址編號。根據網絡的大小,IP地址可分為A,B,C,D,E五類,其中A,B,C有三種主要類型的地址,D類專用于多目傳送的多目地址,E類用于擴展備用地址。A,B,C三類IP地址有效性如下:
類別網絡號/占位數主機號/占位數用途
A1~126/80~2550~2551~254/24國家級。
B128~1910~255/160~2551~254/16跨過組織。
C192~2230~2550~255/241~254/8企業組織。
隨著互聯網應用的不斷擴大,原來的IPv4的缺點也逐漸暴露出來,即網絡號占用太多,主機號太少,所以主機地址越來越稀缺,目前除了使用NAT在企業內部使用保留地址進行自我分配外,它通常是針對高類別的IP進行劃分,然后形成多個子網絡,提供不同規模的用戶群使用地址。
二、什么是子網掩碼?
子網掩碼(subnetmask)又稱網絡掩碼、地址掩碼、子網絡遮罩,用于指示一個IP地址的哪些位標識是主機所在的子網,哪些位標識是主機的位掩碼。
子網掩碼不能獨立存在,必須結合IP同時使用地址。子網掩碼只有一個功能,那就是把某個IP地址分為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。
子網掩碼是標志2個IP地址是否屬于同一個子網,也是32位二進制地址,每個地址為1的,代表網絡位,為0的則代表主機位。它和IP地址也是用點式十進制來表示的。如果兩個IP在子網掩碼的按位和計算下,地址的結果相同,即它們屬于同一子網。
在計算子網掩碼時,要注意IP地址中的保留地址,即“0”地址和廣播地址,它們是指主機地址或網絡地址都是“0”或“1”時的IP地址,它們代表本網絡地址和廣播地址,一般不能計算在內的。
三、常用的子網掩碼有哪些?
子網掩碼有上百種,這里只介紹兩種最常用的子網掩碼,它們是分別的“255.255.255.0”和“255.255.0.0”。
1,子網掩碼是“255.255.255.0”的網絡:
最后一個數字可以是0~255范圍內的任意變,可提供256個IP地址。但實際可用IP地址數為256-2,即254,因為主機號不能全部“0”或全是“1”。
2,子網掩碼是“255.255.0.0”的網絡:
后面的兩個數字可以是0~255范圍內的任意變化,可提供65536個IP地址。但實際上是可用的IP地址數量減少2個,即65534個。
IP地址的子網掩碼設置不是任意的。如果子網的掩碼設置過大,換句話說,子網的范圍擴大了,那么根據子網的規則,很可能會發送到與本地機器不在同一子網的目的機的數據,會因為錯誤的判斷而覺得目的機是在同一子網內。
四、子網掩碼的算法
對于不需要劃分成子網的IP地址而言,其子網掩碼非常簡單,即可以根據其定義寫出:例如,B類IP地址為10.14.3.0,不需要分割子網,該IP地址子網掩碼為255.255.0.0。如果是C類地址,其子網掩碼為255.255.255.0。其它類推,不再詳述。
以上內容就是網絡工程中的網絡基礎之IP地址和子網掩碼,希望對能大家有所用處,如需了解更多計算機網絡工程的,可在線客服或者來電咨詢,廣州軒轅宏邁為您提供一站式網絡工程/安防監控工程/綜合布線工程/弱電工程解決方案,期待您的咨詢與合作!!